作者:重庆市教育学会  时间:2022-11-27   来源:重庆市教育学会

前线有我!云端有我!

前线有我!云端有我!

——重庆市教育学会家庭和社区教育专委会“战疫”纪实

 

“奇迹皆有始,当下即行动。”初冬的重庆,同心同德的重庆人,正携起手来集中力量打赢疫情歼灭战。家、校、社携手并肩,下沉社区志愿防疫,坚守岗位云端教学、家校联动共克时艰。重庆市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委会各会员理事与理事单位用实际行动彰显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前线有我!“志愿红”“守护蓝”“天使白”闪耀

在渝北,家教专委会常务副理事长吴睫组建昭信教育研究院志愿服务队深入嘉州、百合、龙湖等多个社区,参与核酸采样、信息采集、风险区域管控值守、采买配送生活物资、宣传防疫政策和知识等服务。吴睫常务副理事长亲自协调组织紧急医疗队伍进入龙溪街道辖区高风险楼栋做扫楼核酸,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图片1.png 图片2.png 图片3.png

在渝中,家教专委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张婕积极响应上级党委、政府的号召,组织渝中区人和街小学学校干部、教师加入志愿者队伍,分类组建各类志愿队伍,奔赴防控一线,坚守防控各个“战”位,协助街道社区做好核酸检测秩序维护、困难群体帮扶、防疫政策宣传、流调统计等志愿服务工作。

图片4.png 图片5.jpg 图片6.jpg

在沙坪坝,童家桥街道亟需志愿者,家教专委会常务理事单位重庆大学城第一小学韩挺、田琼瑶、吕唯贤、陈虹屹多名教师紧急加入;刘晓凤、吴庆两位教师,先后驻扎到沙坪坝区人大抗疫指挥部,连续12小时、甚至24小时,是他们的工作常态。

图片7.jpg图片8.jpg

在高新区,家教专委会常务理事单位重庆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校教职工成立4个志愿者小组,30余人,有校级干部、不同学科的教师、保障后勤的职工,身份不同,步调一致,从流调小组、社区核酸支援、居民出入管理到辅助督察区培训机构防疫管理工作,用能协作、勇担当的实际行动,为学生上了一堂鲜活而生动的思政课。

图片9.jpg图片10.jpg

在九龙坡,家教专委会会员单位九龙坡区第二实验小学一年级三班的卢官锦瑞为医务工作者的爸爸写得这首小诗《我的爸爸是朵云》给人温暖、使人泪然:

我的爸爸是朵云

他总是穿着白色的衣服

像云朵那样洁白、轻盈

我的爸爸是朵云

他的手是那样的温暖

像云朵那样柔软

我的爸爸是朵云

他是会做饭的“大厨”

他是会看病的医生

他是挺身而出的自愿者

他是我心中的“大白”

他像云朵那样千变万化

但他又从未改变!

这就是我的“大白”爸爸

我爱我的爸爸

图片11.jpg

 

 

 

在北碚,在北碚区统一部署与指挥下,会员单位江北中学、西大附小、北碚区实验小学、凤林小学、文星小学 、天生向阳小学、朝阳小学、施加梁小学、静观幼儿园、天生幼儿园、复兴街道幼儿园......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坚守一线,争当疫情防控“志愿者”和“先锋队”,化身社区防疫志愿者、门口值守、核酸维持秩序、参与社区核酸检测。

图片12.jpg

在铜梁,铜梁一中领导班子躬身入局,科学谋划,周密部署,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86名党员志愿者主动请缨,逆行“出征”,“冲锋”前线,为龙乡抗疫注入“一中力量”。

图片14.jpg

 

云端有我!“相约“云”课堂,战“疫”共成长

疫情防控期间,渝中区人和街小学、渝中区天地人和街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组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网络资源,结合学校实际,向六个年级学生推送了道德与法治“云端思政课堂课程,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大思政课”体系建设。

图片15.jpg 图片16.jpg

 

重庆市巴蜀小学校全校师生每周一相约线上“校会中课堂”,除了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老师们会持续开展云上学法指导之外,其他学科的老师们也精心备上了“学习资源包”,更加均衡而合理的搭配学生的每日“成长套餐”。

图片17.jpg

 

为引导学校师生及家长做好疫情下的情绪调控,缓解焦虑情绪。重庆两江新区重光小学校在两江新区教育局的统筹安排和部署下,积极开展疫情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我为疫情出份力》主题班队课活动,不仅让学生们认识到如何正确看待疫情,更明白了居家生活和学习怎样不为别人添麻烦,做一名有光少年!

 

图片18.jpg 图片19.jpg

 

重庆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校四项举措抓牢线上教学质量,关注师生身心健康:“云”课程设置多样化、“云”课程教研不停歇、线上授课方式多样态、日反馈周总结落实处,引导学生认真对待居家学习,帮助学生认真做好防疫、心理健康、合理作息、锻炼身体等各项事宜,让孩子度过不一样的疫情时光。

图片20.jpg

 

抗疫的特殊时期,为了帮助幼儿在家也能保持规律的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北碚区复兴街道幼儿园各班教师每天为家长送上一份居家生活指南,让亲子的居家生活精彩不重样!

图片21.jpg

11月3日铜梁一中实行“线上”教学以来,全校14个学科346名教师开展了9000余节次的线上教学,涌现出了一批战“疫”线上教学典型代表,用实际行动诠释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图片22.jpg

 

 

 

 

 

 

 

 

 

 

 

 

 

 

家校联动!共“课”时艰向未来

待疫去安来,电小等着你!重庆市万州区电报路小学发布《致全体电小人的一封信》,给教师们、学生们、家长们鼓气:一切经历,皆为序章,你们应对疫情的从容自信,坚毅果敢都将沉淀在我们人生的历程中,成为我们一路前行的勇气。也请相信,电小与你一路同行,学校永远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

图片23.jpg

 

重庆市渝北区数据谷中学校推出“心悦谷”家校共育平台,春风化雨,共待心花放。家校共育《家长有话说》邀请家长分享家庭教育经验、困惑;家校共育《专题讲座》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开展理论与实践指导,提升父母沟通、督导能力,激发孩子关键能力。

图片24.jpg  

重庆市十一中借助网络推出家校共育系列网课:线上主题班会,培训家长做好后勤服务,正确处理好亲子关系,加强沟通,凝聚合力;开展生涯规划讲座,教师、家长、学生提前谋划,为选科做好充足准备;“护航云课堂”心理微课,帮助居家学生和家长舒缓心理压力,做好心理健康防护,共同守护“心灵绿码”。

图片25.jpg

 

重庆市南岸区玛瑙学校的老师们动员家长和孩子共同签定线上学习公约,家长配合老师共同督促孩子按时作息,准时上课,保证学习效果。针对有特殊情况需要单独关心的学生,班主任每周至少一次交流谈心,了解需求、疏导心理、鼓励学习斗志、树立抗疫信心。

图片26.jpg

重庆市天一新城小学教师、家长云端相聚,一次成功的双向奔赴“约会”。蹇校长《家长,请与我们并肩努力》的主题分享,多添一份耐心、再加一份关心、外加一份用心,给家长清晰的家庭教育引导,为孩子们的日常学习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方向,为家长们提供了教育抓手。

图片27.jpg

 

 

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每天晚上7:30到8:30,组织开展由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晚间面对面”活动,“秀一秀”给同学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夸一夸”家长接龙的方式夸夸自律的孩子,“聊一聊”让家校、师生、生生间敞开心扉,云端畅聊。

图片28.jpg

 

开州区汉丰四校疫情期间深入开展“三伴一议”活动,孩子们每天在家长陪伴下进行亲子阅读,亲子运动,亲子劳动,每周举行一次家庭民主生活会,既为乏味的居家生活增添了一份乐趣,又增进了亲子感情,培养了孩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图片29.jpg

(重庆市教育学会家庭和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处  许丹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