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县教育学会,信息技术教育专委会单位会员、个人会员:
为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基础教育在智能时代背景下的系统性变革,促进信息技术(科技)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我市中小学信息科技新卓越课堂发展,经研究决定举办2025年中小学信息技术(科技)应用及教学案例评议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AI赋能·创新融合:构建信息科技教育新面貌
二、参评人员
(一)重庆市教育学会信息技术教育专委会有效会员。(会员证书有效期在2025年10月31日后)
(二)注册及查询会员资格,请登录重庆市教育学会官方网站(https://www.cqjyxh.com/index.htm),“会员之家”栏目。(详见附件2)
三、活动时间
案例征集时间:2025年9月15日—10月31日
四、案例主题
本次案例评议活动分为“信息技术应用案例”、“信息科技教育案例”和“人工智能教育”三大主题。
(一)信息技术应用案例
体现各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依托智能技术和资源平台,创新教学、研训与评价等应用,建议主题如下:
1.创新数字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
2.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变革;
3.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能力发展;
4.提升教师专业发展与协同教研;
5.精准教学和评价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信息科技教学案例
1.新课程标准实施案例:义务教育阶段以《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版)》中规定的教学内容为准,可参考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科技》《初中信息科技》教材;高中以《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0修订2017年版)》为准,可参考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审核通过的各版本教材;
2.跨学科主题案例: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中的跨学科主题、STEM教学案例等。
(三)人工智能教育案例
案例以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践为主要内容,可参考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编程与人工智能》《初中人工智能通识与实践》等教育读本中规定的教学内容。
五、案例内容
案例以教学设计与数字资源结合形式报送,每份案例最多可以两人合作,但每位会员以第一作者身份,每个主题最多报送一份教学案例。每份案例必须上传教学设计和微课视频(或者课堂实录),教学课件选择性上传。上传文件基本要求如下:
(一)教学设计:涵盖单元整体设计与某课时具体内容(详见教学设计模板),包括教学内容与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活动、教学反思、课堂评价等内容。文件格式须为pdf格式。
(二)微课视频(或者课堂实录):视频格式为mp4格式,大小不超过1G。微课视频不超过15分钟,须教师本人出镜。
(三)教学资源包(含教学课件):格式须为压缩包(rar/zip),大小不超过1G。
此次活动提交作品应为原创案例,杜绝抄袭、剽窃。如经查明有抄袭和剽窃行业的,将通报所在单位,并取消活动和录用资格。已在全国各类评奖活动中获奖的、已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的案例,不参加本次活动。
六、评奖办法
本着公平公正原则, 重庆市教育学会信息技术教育专委会将组织专家进行评议,其中一等奖获奖比例15%,二等奖获奖比例25%,三等奖获奖比例25%。获奖者由重庆市教育学会信息技术教育专委会颁发获奖证书。
七、案例提交
(一)案例基本信息可通过以下网址或扫描二维码填写,并须上传在有效期内的会员证截图;
案例信息填写:https://www.wjx.cn/vm/w7ZuqG0.aspx
(二)提交的的所有案例材料压缩为一个压缩文件,按照“区县+学段+案例名称+姓名”命名;
(三)案例由专委会理事(各区县教研员)汇总、打包,并命名为“区县(学校)+学段”,于2025年10月31日前,发送到邮箱:250704450@qq.com。
八、其他事项
联系人:周老师,联系电话:18008315731;
李老师,联系电话:15123258080。
重庆市教育学会信息技术教育专委会
2025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