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精神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策部署,促进川渝学校书记、校长深度交流和专业成长,弘扬教育家精神,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9月26日,重庆市第二届中小学青年书记校长风采展示活动在渝中区举行。
本次活动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指导,重庆市教育学会、重庆市渝中区教育委员会、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主办,重庆市渝中区教育学会、重庆市求精中学校、重庆市人民小学校承办。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江鹏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督学、重庆市教育学会会长邓沁泉,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向艳宏,重庆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向斌,渝中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肖方明,重庆市教委师范处副处长王晋,重庆市教委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处副处长陈小强等,以及来自重庆部分高校的领导、有关评审专家,活动主办方、承办方有关负责人,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区县教育学会会长、秘书长,市教育学会分支机构负责人,各区县中小学的书记、校长代表,共500余人参加活动。

图为江鹏副主任在开幕式上讲话。
江鹏指出,书记、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头雁、主心骨,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核心力量,其办学理念、治校能力和人格魅力直接决定学校的发展方向,深刻影响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此次活动将充分展现新时代中小学青年书记校长的时代风采,深入挖掘和推广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先进办学理念和经验,激发书记校长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引领带动重庆基础教育迈上新台阶。
江鹏副主任向全市中小学书记校长提出三点期望:
第一,要争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坚定领航者。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在这一历史使命中,书记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核心,要始终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刻领会“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要带头学习和弘扬教育家精神,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理想信念”的坚守者,做“言为士则、行为世范道德情操”的示范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思政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确保党的声音成为校园最强音。
第二,要争当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办学品质的卓越改革者。书记校长要具备强烈的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勇于直面教育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积极探索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要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善于运用系统思维,科学破解双减背景下提质增效、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等现实难题。
第三,要争当引领教师成长、守护学生未来的温暖守护者。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书记校长不仅是管理者,更是服务者和引领者,要满怀热情的关心每一位老师的成长,做好青年教师的传帮带,让他们在教育事业中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要满怀仁爱之心,关爱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沐浴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图为邓沁泉会长主持开幕式
邓沁泉会长主持开幕式。他希望全市中小学书记校长不仅要做《纲要》精神的“深度解读者”,更要成为建设教育强市的“改革行动派”,不断提高办学治校水平,全力推动重庆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图为肖方明主任致辞
渝中区教委肖方明主任在开幕式上致辞。肖主任介绍了渝中区教育发展的经验和办学成果,盛赞本次活动为青年书记校长搭建了展示、交流、学习、成长的平台,期望以此次的活动为契机,为学校现代化治理和区域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持续推动渝中教育高质量发展。

图为杨浪浪书记致欢迎辞
杨浪浪书记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杨书记表示重庆市人民小学始终将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培计划”等项目70余个,接待各地访问团队300余次,支持50000余名骨干教师、校长成长,体现了优质学校的社会担当。
为期一天的展示活动中,来自全市各区县的58位中小学青年书记校长分为中学和小学两个组别,在重庆市求精中学校和重庆市人民小学校两个会场进行现场演讲和即时答辩,充分展示了青年书记校长先进的教育理念与高度的管理智慧,这是重庆市中小学校在现代学校治理、课程体系建设、推进五育并举和评价方式改革等方面探索与实践的一次深度交流,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图为部分青年书记校长在演讲和答辩
本次活动的部分青年书记校长将于今年十月参加成渝双城经济圈青年书记校长总展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