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教育学会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专业委员会
关于开展生涯教育征文评议活动的通知
各单位会员、个人会员: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习总书记来渝重要讲话精神,弘扬教育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总结5年来中小学生涯教育取得的成果,讲好中国生涯教育故事,推动我市生涯教育更好更快发展,专委会决定举办生涯教育征文评议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文类型
本次征文类型包括:论文类、案例类、故事类、教学设计类、活动设计类。
二、征集对象
本次活动面向中小学学校管理者、各学科教师、生涯教育专兼职教师、中学生开展,参与征文评议活动的教师须为生涯专委会会员。
三、征文要求
(一)内容要求:征文应紧扣主题,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内容真实,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
1.论文类:针对生涯教育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政策分析等,需具备清晰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内容应围绕生涯教育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政策分析等方面展开,突出创新性、实用性和前瞻性。论文应包括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
2.案例类:交流学校或教师团队、个体在学生生涯成长指导过程中的工作案例。主题鲜明,理念先进,体现立德树人要求。内容紧扣主题,层次清晰,措施方法有特色,借鉴性强。
3.故事类:教师、家长故事,讲述在对学生进行生涯指导中的感人故事。主题明确清晰,反映新时代教育要求和学生发展需求。理念正确,体现立德树人要求和育人规律。内容真实,具体、详实,重点突出。指导过程完整,逻辑清晰,结构合理,方法有效。特色明显,借鉴推广性强,彰显教师的教育情怀、人格魅力和育人智慧。学生故事,讲述自己在生涯成长过程中的典型事例。主题明确,内容真实,过程完整,生动感人,有推广性。
4.教学设计类:呈现生涯教育专门课程和学科融合课程的教学设计,需完整展示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等。体现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目标要求,突出生涯教育的创新性、融合性和实用性。(书写格式见附件2)
5.活动设计类:完整呈现生涯教育主题活动、实践活动的设计,包括活动类别、活动目标、活动对象、活动过程、活动总结、效果评估等,突出活动的育人性、创新性、参与性和实效性。(书写格式见附件3)
(二)论文、案例、故事格式要求:征文应采用A4纸排版,字体要求如下:
标题:二号方正小标宋
一级标题:三号方正黑体_GBK
二级标题:三号方正楷体_GBK
三级标题:三号方正仿宋_GBK 加粗
正文:三号方正仿宋_GBK
文章末尾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三)字数要求:论文类征文一般不超过5000字;案例类、故事类一般不超过3000字;教学设计类、活动设计类征文字数不限,但应保证内容的完整性和可读性。
(四)提交方式:请将征文电子版word文件与PDF格式文件各提交一份、申报表、知网查重报告(仅论文类型须提供)、会员证(电子版或截图)发送至专委会指定邮箱(461927573@qq.com),邮件主题请注明“生涯教育征文-作者姓名-单位”。作者上传的会员证需在有效期内。
四、参与及评议方式
1.请于2024年8月30日前将所有材料电子档发至指定邮箱。
2.专委会将组织专家按类别进行评议,并公布评议结果,被选为优秀文章的参与者将获得证书,专委会将择优收录部分文章出版,并进行公益推广。
五、其他事项
(一)本次活动面向生涯专委会会员开展,若为非会员,需申请成为会员后报名参与。如需申请加入生涯专委会的教师,请联系秘书处石老师:15998913929。
(二)提交的文章(作品)需本人原创,每项征文须另附查重报告。严谨抄袭搬运,一旦发现取消参与资格。若为集体文章,需事前获得集体的授权,所有文章一经提交专委会视为其无所属权、著作权争议,若存在争议由提交人本人承担相关责任。
(三)参与活动即视为本人同意专委会将文章及相关材料进行收录、编辑、出版,并进行公益推广。
(四)本次活动不收取报名费、评议费,对入选文章不设奖金,对择优出版的文章不发放稿酬或版税。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石老师;电话:15998913929。
附件:1生涯教育征文申报表2.学生生涯成长指导教学活动设计3.学生生涯成长指导主题(实践)活动实录.docx
重庆市教育学会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专业委员会
2024年5月21日